網站地圖
逢甲大學

場域資源

我們在i(intelligence / information)應用軸線上和各大場域協作,推動融入i應用的不同場域,設定其核心發展重點,開設「場域特色課程」,透過降低專業門檻,吸引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投入跨域學習,特色場域包含資訊電機學院推動的智慧物聯網(AIoT)場域、建築專業學院推動的數位製造合作社(RoSoCoop)場域、金融學院推動的金融創新(Financial Innovation)場域、商學院推動的商業創新(Commerce Innovation)場域、工程與科學學院推動的工業人工智慧(Industrial AI)場域、建設學院推動的智慧城市(Smart City)場域。培養Xi能力,以專題實作/產業實習為核心,透過產學聯盟、課程、活動、學生社群、競賽及教師社群,培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及跨域實戰能力。

智慧物聯網(AIoT)場域

數位製造合作社(RoSoCoop)場域

金融創新(Financial Innovation)場域

商業創新(Commerce Innovation)場域

工業人工智慧(Industrial AI)場域

智慧城市(Smart City)場域

智慧人本場域(Humanistic Technology)

類別

掌握未來關鍵圖塊

形塑自己無限想像

未來在產業趨勢的帶動下,AI與IoT將快速匯流,進化成「AIoT」,趨動智慧應用的普及,迎接智慧時代的到來。本場域致力於發展「機器人聚落」、「智慧化辨識系統」及「感測資訊整合」,透過AI技術導入感測器,搭載辨識運算能力,再回傳雲端分析,拓展機器實現跨任務學習的能力,讓機器能像人類般藉由經驗累積達到學習成長,可以想像AIoT將是拼湊「未來」的關鍵圖塊。

了解更多

邁向智慧營建

打造全臺校園最大的智慧製造工場

為邁向智慧營建的時代,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耗時一年,打造臺灣校園中最大的設計與智慧製造工場「RoSoCoop數位製造合作社」,整個場域共建置7臺大小不同之機械手臂等相關機具,提供學生創新設計與機械手臂操作的學習機會。「RoSoCoop數位製造合作社」占地約40坪,命名取自Robotics Solution Cooperative之意,將以設計美學、跨領域整合和智慧機具及機械手臂製造為主軸,邀請中部地區相關產業一起合作發展智慧營造。該空間未來用於教師研究及學生課程,培養學生動手做、做中學之實踐力,同時回應智慧營建產業升級的課題,本場域將成為全臺智慧構築的核心基地。

了解更多

掌握科技,創新金融

金融科技為近期金融產業最熱門之議題,其影響涵蓋銀行、保險和證券,本場域課程將與國內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探討金融科技的最新發展和應用;除此之外,也希望藉由數據分析和實作演練,協助參與學生建立屬於自己的短、中和長期交易策略,並依此建立良好的交易紀律。

了解更多

智慧領航

將資訊科技工具(i)融入商管專業課程教學,結合企業參訪、專題實作、實務競賽與產業實習,期能培育同學具有運用商學專業與資訊科技解決產業實務問題之能力。

了解更多

核心領域:工業聯網與感測/積層製造/智慧決策

IAI擁有先進業界場域:  工業人工智慧中心(IAI Center)-發展具有特色之工業人工智能,並辛辛那提大學IMS中心技術合作與交流,由本校台灣智慧製造創新營運中心TIMS策略支援,利用工業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促進本校產學合作能量。  洛克威爾自動化(Rockwell Automation)-全球最大工業自動化及資訊專業廠商,工業自動化世界第一領導品牌,2019年提供價值新台幣3000萬級設備進駐本校,建置企業聯網實驗室及展示中心,培育智慧製造專業人才。  Autodesk Design Studio - 3D Lab-場域包含有中科智慧機器人自造基地,結合概念展示、主動學習、創意發想與設計實踐的場域,提供學生寬廣的設計視野,是C.D.I.O.創新教育理念的重要體驗環境。  德國西門子(SIEMENS )虛實整合應用場域-提供全方位數位化產品組合與服務,包括從設計、規畫、工程、執行到服務等的完整智慧製造解決方案。

了解更多

啟動智慧城市新紀元

邁入超夯的智慧應用 Intelligent Automatic Efficient

城市樣貌百百種,在物聯網、大數據、AI人工智慧、5G通訊、雲端運算等創新科技的帶動下,開啟更多對於未來智慧城市的無限想像。你曾想像過未來的生活會是什麼樣貌?又如何善用科技擘劃智慧城市的生活藍圖?

了解更多

帶領學生認識、了解和運用數位科技增進人文素養和社會關懷,藉由循序漸進的場域特色課程,搭配教師和學生社群的運作,以及結合數位人文學習網站的經營,系統性的培養數位人文創新人才,學習將文學經典和各類社會議題,透過創新的數位工具加以解構、重組、演繹和詮釋,創造出具有社會影響力之數位/AI創新應用方案。於是,傳統人社領域培養的「敘事能力」,在數位和生成式AI加值應用下,得以提升並轉化為「數位敘事能力」,將能有效擴增同學們參與職場的機會。

了解更多